科學思考

也说说外星人

标签:

前天,去中央电视台参加了一个节目:《走近科学》春节特别节目——《2010终极猜想》,节目会在春节期间播出,我参与的节目内容是关于外星人的,有红方蓝方,红方主张有外星人,而且来过地球,代表人物是世界UFO大会主席孙正立、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以及来自台湾的历史考古学家(名字我忘记了,春节期间看到节目后再把他的名字补上)。蓝方认为有外星人,但是没有来过地球,代表人物是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和科普作家、自由撰稿人方舟子。

在整个节目中,提到了不少很难解释的历史古迹谜团、还有麦田圈、罗斯维尔事件等等,内容倒是比较多,红方提到的不少问题,蓝方的两位都差不多进行了反驳。有兴趣的可以在春节期间观看这个节目。

我在这里想说的是我对外星人这个话题的看法,在现场,我一直在蓝方一侧的边上坐着,也意味着我比较倾向于蓝方的观点。

从主流科学的观点来看,UFO或者说是外星人是不被承认的,不会去探讨这些课题,很少有见到这方面的科学论文,反倒是科幻小说、电影、网络小说中时常出现外星人的身影。但是,我们这个地球上的确存在不少很难解释的现象,便有好多人将如何解释这些现象放在了外星人身上。因此就有了市面上大量描写自然和古迹之谜的书籍,无一例外,外星人是主角。

朱进的观点我比较赞同,如果有更多的线索的话,很多难以解释的现象不找外星人,利用现在和科学知识是可以解释的,没有必要非要扯上外星人。

胡适先生有一句经典的话“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假设一定要大胆,但更重要的是合理,不能天马行空,求证则一定要脚踏实地,符合科学规律。如果非要扯上外星人来,那么证据一定要确凿。而不是主观认定,或者先验的认定一定有外星人来过地球做过些事情(那些古迹,罗斯维尔等)。

如果有外星人来过地球,那么他来是做什么的呢?要么探险、要么观光、要么就是征服,我想不外乎这几点了,如果他来到地球了,那么为什么不见地球人,绕了一大弯和地球人捉迷藏(假设哪些不能解释的现象是外星人干的),我觉得也说不过去,如果他们能来地球,其科技水平是相当高的了,没有必要给地球人留下这么多的痕迹。不过还有一种可能,他们比较高级,地球还比较落后,他们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没有和地球人进行联系,观光后就走了。

科学的追求及其动机 (钱德拉塞卡)

转载自《莎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S.钱德拉塞卡(1985)

正如每个科学家的嗜好、气质以及对科学的态度是千差万别的一样,每个科学家追求科学的动机和涉及到的范围也是千差万别的。所以,“科学的追求及其动机”是个很难讨论的题目。除此之外,在科学家的整个一生中,他们的动机很容易发生巨大的变化,的确很难找到一个共同的衡量标准。

美与科学对美的探求 (钱德拉塞卡)

转载自《莎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这是一篇我看了好多遍的文章,这本书《莎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汇集了钱德拉塞卡多年的演讲文章,讲述了如何看待科学,如何享受科学研究给自己带来的乐趣。

S.钱德拉塞卡(1979)

我们对于自然界的美都十分敏感,这种美的某些方面为自然与自然科学所分享,这不是没有道理的。但人们也许要问:在什么程度上追求美才是科学研究的目的?对于这个问题,彭加勒是一点也不含糊的。他在一篇文章中曾经写道: 

科学家之所以研究自然,不是因为这样做很有用。他们研究自然是因为他们从中得到了乐趣,而他们得到乐趣是因为它美。如果自然不美,它就不值得去探求,生命也不值得存在……。我指的是本质上的美,它根源于自然各部分和谐的秩序,并且纯理智能够领悟它。

谈谈研究生的培养 (陆埮)

陆埮
(南京大学天文系教授;南京,210093)
选自《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2(4).-8-12

陆埮教授简历

陆埮,1932年生于江苏,1957年北京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1978年调入南京大学天文学系工作。连续当选为第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他在粒子物理、理论物理、天体物理等研究领域成果卓著,至今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30余篇,在国际上被他人引用约350篇次。八十年代开始带领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建立了一个研究小组,研究高能天体物理。1984年,首次研究奇异物质和奇异星的动力学行为,提示其极高的体粘滞性。1994年,首次提出脉冲星辐射的"代参数"概念。1997年国际上刚发现伽玛暴的余辉不久,就研究了余辉物理的一些基本问题:提出了既适用于极端相对论,又适用于非相对论的余辉动力学演化的统一模型;揭示了一些伽玛暴的星风环境和致密环境,有力地支持了伽玛暴起源于大质量恒星塌缩的观点;研究了喷流状态下的伽玛暴余辉的光变规律,指出其光变曲线的变陡拐折不发生于火球膨胀的极端相对论时期、而应发生于转向非相对论时期;并对伽玛暴提出了可以避免"重子污染"的能源机制等。同时,他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杰出人才,由他带领的科研队伍在国际上已有相当高的显示度,并在国内获两项教育部1等奖。

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