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随想(二)

文化的不自信,我不清楚我这个命题是否成立?这届奥运会的开幕式中各国家地区的入场式顺序带有强烈的中国文化特色,非常值得肯定,但我认为还有很多地方做的不够,还带有强烈的文化不自信,当然,有些人可能不同意我的观点。

文化的不自信,主要是表现在对自己语言的不自信。第一个表现,我们的运动员衣服上为什么只有“CHINA”,而不是“中国”,或二者兼有之,不知道是国际惯例还是什么?我个人觉得在运动服上书写自己的文字应该是个非常自豪的事情,而且在如此大规模的奥运会上也是一次相当不错的文化宣传机会,我个人觉得可惜了,也是一种不自信。从以前的影像看,我清楚的记得84年奥运会的时候,我国运动员的衣服远没有现在的衣服漂亮,但是衣服上却有两个汉字:中国。是不是现在有点倒退了?

第二个表现,4月份众所周知的一个事件之后,今年的夏天很多人的T恤衫上都印有“I Love China”,很多人的MSN、QQ上的签名都是一颗红心,一个CHINA,我就纳闷了,为什么不是“我爱中国”呢?想想原因,看来还是有点不自信,还是有点弱国心态。作为一个华夏民族主义者,我也随了大流,但我的MSN上写的是,一个红心,一个繁体的“中國”,我可不想作英语的奴隶。

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载体,华夏语言有其特殊的魅力,华夏文明的传承必须需要汉字来传承。汉语中的很多词汇是无法使用其他语言进行翻译的,很简单的一个例子,汉字的“孝”,我们中国人长久以来的文化就是讲究孝道,这个孝字就是无法用其他语言翻译的,因为他是独特的、有其独一无二的文化内涵,很难被翻译,因为西方没有这个文化概念。另一个很现实的例子,本届奥运会中,很多老外学习会了一个词汇:“加油”,这个词也是无法使用其他语言进行翻译,其他语言的词汇似乎很难表达出加油的那种意境,因此,也就不再翻译了,直接就跟着喊“加油”了,这个词或许以后也就要大行其道了。

奥运会后,还是希望我们的国人对自己的文化,对自己的语言多些自信。民族的明天才会更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