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虚拟天文台技术框架

标签:

2010年,IVOA发布了“虚拟天文台技术框架1.0”,从元旦起,我打算就此框架写一系列文章,详细介绍下目前虚拟天文台的技术以及应用状况,内容包含技术规范、技术应用状况。

  1. IVOA框架第0层次
  2. IVOA框架第1层次

IVOA框架第1层次

标签:

IVOA框架第1层次是对第0层次的内扩展,通过上图可以看出,每个模块都进行了自我的扩展描述。

数据提供者(Provider)提供的数据资源有:

  1. 数据集(图像、光谱、星表、时序数据、理论模型等)以及描述其信息的元数据,还有访问服务。
  2. 针对用户何数据处理的存储服务
  3. 计算服务,对从数据集以及用户提供的数据进行处理

以上这些构成“资源层”。

对资源的使用者,可以是独立的天文学家、研究团组或者计算系统,他们与IVOA系统构架的用户层进行交互,这些互操作可以通过浏览器、桌面应用程序、或者脚本进行。

“虚拟天文台”就是连接“资源层”和“用户层”的“中间件”。对我们上网来说,用户不用关心其访问的网址的服务器安装在哪里?它需要的信息和服务,虚拟天文台与其相似,科学家在虚拟天文台的体系框架下,不需要关心数据具体在哪里,他只需要通过虚拟天文台的服务框架就可以访问这些数据,处理这些数据。

IVOA框架第0层次

标签:

天文界目前数据产生的速度越来越快,数据也真正可以称为海量,仅以LAMOST为例,每日产生的数据都已是数十G,因此对数据的使用是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从上图可以看出,天文界数据的来源比较广泛,有地面望远镜,也有太空望远镜,还有各种探测器,甚至是超级计算机模拟出来的星系宇宙学数据。这些数据的产生者可以称为数据提供者(Provider)。

海量数据代表的是一个资源层(Resource Layer),在此之上,数据可以共享(Share),而作为一线的天文学家甚至于是一些应用程序和科研工具(共同构成User Layer),如何获取这些数据,需要查找和检索(Finding),还需要可以拿到(Getting),还需要进行研究和使用(Using),这些都将在虚拟天文台的技术框架下得到实现。

虚拟天文台就是一个类似于“中间件”的玩意,通过其一系列的工具和协议将用户、程序、数据等粘接起来。

这一层次是最底层宽泛的一个技术框架,称为“IVOA技术框架第0层次”。

2010年的最后几分钟

马上就到十二点了,也就意味着很快2011年了!时间就是这么快,一年又一年就这么过去了。

2010年在历史上会是怎么形容呢?再过20年回头看这些历史时,再进行评说吧。

一句玩笑话:“人生两大悲剧:2001年没有买到房,2010年没有买到车”。北京的车市2011年将会有很多故事发生。

每天都应该有所进步,我的个人网站这三四年来,一直不怎么又更新,这个状况需要改变,就从明天开始吧!希望自己可以坚持下去。

2011年对我的家庭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年,也是一个非常辛苦的一年,希望我的2011可以更加精彩。

衰落的中国

标签:

中国大概从宋代开始就可以说已经衰落了,宋代空有大量的财富,还不是一夜之间就帝国倒塌,接下来的元代是华夏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之一(我认为五胡乱华也没有此时悲惨),成吉思汗的帝国是一个恐怖的帝国,野蛮,并且不断的消灭文化,从其灭掉一个又一个城池就可以看出。而且蒙古贵族也是一群没有信仰的人,最开始的时候,他们信奉他们的萨满教,接着喇嘛教,然后一个个成吉思汗的子孙在攻城略地之后,迅速的皈依当地的宗教,比如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倒是在华夏的蒙古族没有被同化,而是直接被赶出了华夏大地。

明清都不是一个我认为强盛的时代,明代帝国的皇帝都是一群非正常的疯子,这可能和他们的血统有关系,明代的文人形象是历史上非常不好的形象之一(见《儒林外史》),大家都认为风流倜傥的唐伯虎,也不过是个整天画春宫图的可怜蛋。社会的风气和社会的制度非常有问题。

清朝是个极其让人不齿的时代,一群落后的奴隶制部落居然统治了华夏大地两百多年,看着那群电视剧里口称“奴才”的人,真恨不能将那些历史人物拉出来鞭尸。都什么玩意儿?整个一个开历史倒车的玩意。对满清的皇帝,也都不是什么好鸟,尤其是所谓的“圣主”康熙,最为鄙视。其人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知识,其才华原高于现在的院士。但是这些并没有为这个帝国带来任何的好处,依旧是奴隶制。其孙乾隆也不过是守着祖宗的产业自我感觉良好而已。

劝君免谈陈寅恪(易中天)

标签:

看到一篇易中天先生的老文,比较有意思,转载一下

原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e068a0100024p.html

劝君免谈陈寅恪

易中天

一 不该热的热了起来

已故历史学家陈寅恪在辞世多年后忽然成了文化新闻的热点人物,似乎是一件没什么道理的事情。

史学不是显学,陈先生也不是文化明星、大众情人。没错,这些年文坛荧屏上是有不少“历史”,而且上演得轰轰烈烈,风头十足,好像全国人民都有历史癖,也没患过健忘症似的。然而最走红的“历史小说”和“历史剧”又是什么呢?《还珠格格》和《雍正王朝》。前者已自己坦言是“戏说”,后者则被史学界斥为 “歪说”。历史在文艺作品中能不能“戏说”或“歪说”,这是另一个问题(比如《西游记》就是戏说,《三国演义》则是歪说,或不乏歪说成分)。但戏说、歪说不等于实说、正说,总归是一个事实。它们和陈先生以及陈先生所治之史八杆子打不着,也是一个事实。所以,历史小说和历史剧走红,并不意味着历史学家也会走红,也该走红,何况那历史小说和历史剧还是戏说和歪说?事实上历史学家无论生前身后多半都是很寂寞的。唐长孺先生曾自撰墓志铭曰:“生于吴,殁于楚,勤著述,终无补”,说的大抵是实话。一个历史学家可能会因其学术成就而成为文化名人,却很难因此而成为热点人物。如果成了,那就一定有别的原因,比如吴晗。

陈寅恪也不同于其他一些文化人。他不是金庸,不曾写过从政治家、科学家到“引车卖浆者流”都人见人爱的新派武侠小说,也没那么多门徒和拥趸。他的著作,选题既很专门,文字也很古奥,感兴趣的人不多,看得懂的人也不多,感兴趣又看得懂的更是凤毛麟角,哪里会弄得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他也不是余秋雨,不曾炮制过“香喷喷甜津津有点嚼头,完了还能吹个泡泡”的“文化口香糖”,亦不曾发表过声讨盗版集团的《告全国人民书》。他的著作才不会被盗版呢!没有哪个小女生或小男生会去买《元白诗笺证》或《柳如是别传》。柳如是?柳如是是谁?是王菲吗?还是田震?陈寅恪又是谁?是汪国真、赵忠祥吗?陈寅恪还不同于吴晗、梁漱溟。他不曾被指控为“文艺黑帮”的头子,在一夜之间成为全国上下口诛笔伐的对象。他也不曾在建国之初公然向伟大领袖叫板,以后又在“批林批孔”时公然对抗,宣称“只批林,不批孔”。陈寅恪的最后20年,基本上是冷清寂寞,默默无闻的。他甚至不同于钱钟书。钱先生和陈先生一样,也是学贯中西博通今古,也是淡泊名利不事张扬。他的《管锥编》、《谈艺录》,也没多少人看得懂。但钱先生毕竟写过《围城》呀!还被拍成了电视连续剧,还拍得挺成功。这就举国皆知,人人趋之若鹜了。那么,陈先生可曾与大众传媒缔结过良缘吗?没有。

所以我赞同骆玉明教授的说法:“陈寅恪最不应该成为公众人物。”然而“最不应该成为”的最终还是“成为”了。而且,还弄到了人人都拿他来附庸风雅,谁不说陈寅恪谁就狼心狗肺缺心眼儿的程度。至于这些说词究竟有多少符合历史事实,又有多少最得逝者之心,那就只有天晓得了。正所谓: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冷和热。最不该热的热了起来,就一定事出有因。

中国互联网的耻辱

这两天最热闹的事情莫过于QQ和360的破事,简而言之:“360劫持QQ,QQ劫持用户”。都很无耻。360的行径的确十分恶劣,居然劫持别的软件(技术细节),也怪不得腾讯要有这么大的反应。但腾讯的反应有些过激,不拿用户当回事,不尊重用户。当然这俩公司的确都不怎么尊重用户,只关注用户给其带来的利润。

目前最新的消息是“金山搜狗可牛傲游百度宣布将不兼容360“,对这场大战我希望可以最后有个好的结局,那就是中国互联网有个好的竞争和行业氛围。某些公司的破事都是些小人行径,上不得台面,希望大家都做文明人。

尝试拍星迹

标签:

前几天回了一趟老家,在家里后院葡萄树下尝试使用500D+鱼眼镜头拍摄了几张星迹照片。曝光时间大约10分钟,拍的比较成功的只有两三幅。


图片中最亮星为织女星,最近这几日西安天气不是很好,想拍银河也没有拍到,几年前的暑假回家的时候银河还是非常清楚的。

操作系统虚拟化之KVM

KVM(Kernel-based Virtual Machine)是一个全虚拟化的解决方案,它自2.6.20以后正式成为Linux内核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它是Linux内核官方支持的一个虚拟化方案。KVM的硬件需求是CPU必须支持虚拟化,对于Intel CPU来说是Intel VT,AMD CPU则是 AMD-V。如何确定你的CPU支持硬件虚拟化呢?

egrep '(vmx|svm)' /proc/cpuinfo

vmx是Intel CPU的,svm则是AMD CPU的。我的CPU返回如下:

flags		: fpu vme de pse tsc msr pae mce cx8 apic sep mtrr pge mca cmov pat pse36 
clflush dts acpi mmx fxsr sse sse2 ss ht tm pbe syscall nx lm constant_tsc arch_perfmon pebs 
bts rep_good pni dtes64 monitor ds_cpl vmx smx est tm2 ssse3 cx16 xtpr pdcm sse4_1 
xsave lahf_lm ida tpr_shadow vnmi flexpriority
flags		: fpu vme de pse tsc msr pae mce cx8 apic sep mtrr pge mca cmov pat pse36 
clflush dts acpi mmx fxsr sse sse2 ss ht tm pbe syscall nx lm constant_tsc arch_perfmon pebs 
bts rep_good pni dtes64 monitor ds_cpl vmx smx est tm2 ssse3 cx16 xtpr pdcm sse4_1 
xsave lahf_lm ida tpr_shadow vnmi flexpriority

公元甲子檢查表

公元與甲子如何互相轉換,本文摘錄了萬國鼎先生所著《中國歷史紀年表》中的“公元甲子檢查表”,可以很方便的根據公元紀年檢索甲子紀年。可以檢索的范圍是公元前3299年至公元后3299年。

表分兩個,分別對應公元前和公元后。檢查表分為3段,上段左為天干,中間六列是地支,右面的數字是公元的個位數。中段的數字是公元的十位數。下段是公元的百位和千位。檢查方法如下,以公元2008年為例:

  1. 先在《公元后甲子檢查表》中查到2008的百位和千位20,在下段的右欄中﹔
  2. 在和20顏色相等的中段找到2008的十位0,在第4行第三列﹔
  3. 在中段第4行第三列同列的上段,找到2008的個位8,對應的地支是子,天干是戊﹔
  4. 因此,2008年是戊子年。